姓  名:
吴苗琴
工作单位:
附属人民医院
职  称:
教授、主任医师
职  务:
附院科(室)主任
办公电话:
13906528958
邮  箱:
学科专业:
基础医学
研究方向: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个人简介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学科顾问,浙江省人民医院南浔分院副院长,浙江省医学会防盲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浙江省防盲指导中心副主任,浙江省眼病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循征医学委员会眼科学组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眼保健专委会委员,中国眼微循环专委会眼影像学组委员,《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委。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30余年。2007年赴德国柏林夏洛特医学中心短期进修学习。主要擅长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眼外伤眼球前后节重建术。2008年开始运用非接触广角系统、吊顶灯等技术开展眼科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Sci杂志上发表的原创性手术技术有:玻切联合重水辅助巩膜外引流治疗严重出血性视网膜脱离、气下玻切提高玻璃体炎症诊治水平、神经生长因子孵育联合内界膜剥除填塞治疗黄斑裂孔等。实用新型专利2项,参编著作2部。主持包括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以及省部共建重点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多项。作为PI主持国际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近30项。作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青岛医学院以及杭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已成功培养毕业生7名,目前在读博士及硕士生12名。

 

教育背景

博士:1996 年9 月至1999 年7 月, 浙江大学医学院, 眼科学;
·硕士:1989 年9 月至1992 年7 月, 河南医科大学, 眼科学;
·学士:1982 年9 月至1987 年7 月, 浙江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工作经历

 2018 年1 月-至今, 杭州医学院, 附属浙江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
·2006 年9 月至2018 年12 月, 浙江省人民医院, 眼科, 主任医师;
·1999 年7 月至2006 年9 月, 浙江省人民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
·1992 年7 月至1996 年9 月, 河南医科大学四附院医院, 眼科, 主治医师;
·1987 年7 月至1989 年9 月, 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 眼科, 住院医师。
                   

 

成果荣誉

 1.2018 年,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专利号ZL201720663734.7,排名1/3;
2.2020 年,一种光纤笛针,专利号ZL201921558321.8,排名1/3;
3.2012 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形态与视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浙江省自然科技奖三等奖, 排名4/5(通讯作者);
4. 2011 年,The toxic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povidone iodine on the rabbit's cornea, 浙江省自然科技奖二等奖,排名2/3(通讯作者);
5. 2005 年,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改变, 浙江省自然科技奖, 排名2;
6. 2003 年,视网膜下液对培养的人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内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浙江省自然科技奖二等奖, 排名1。
                   

 

学术任职

浙江省医学会防盲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常委;
·浙江省防盲指导中心副主任;
·浙江省眼病研究所副所长;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眼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眼科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循征医学委员会眼科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眼保健专委会委员;
·中国眼微循环专委会眼影像学组委员;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委。
                   

 

主持项目

1.脉冲光加速及持续光加速巩膜胶原交联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观察研究,省部共建重点项目,2018 年-2020 年;
2.神经生长因子孵育联合自体内界膜移植治疗黄斑裂孔的临床应用研究,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15 年-2018 年;
3. 六锐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14 年-2017 年;
4.巩膜交联防止近视的实验研究,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0 年-2014年;
5.对EPI-LASIK 术后角膜中TrKA 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06 年-2010 年。
                   

 

发表论文

1.Yu shen, Luyi zhang, Huihui Zhou, Miaoqin Wu*, Comparative effects of commonly used intraocular dyes on the viability of human retina MOller cells, ??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0,132.
2.Yu Shen, Xiaoqin Lin, Luyi Zhang, Miaoqin Wu*, Comparative efficacy evaluation of inverte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flap technique and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in large macular hol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MC Ophthalmology, 2020, 20:14.
3.Luyi Zhang, Xiaoxia Li, Xiaoli Yang, Yu Shen, Miaoqin Wu*,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insertion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nerve growth factor injection for large macular hole, ??MC Ophthalmology, 2019, 19: 247.
4.Luyi Zhang, Xiaoxia Li, Xiaoqin Lin, Miaoqin Wu*, Nerve growth factor promotes the proliferation of Muller cells co-cultured with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by regulating cell cycle via Trk-A/PI3K/Akt pathway, MC Ophthalmology, 2019, 19(1): 130.
5.Luyi Zhang, Xiaoxia Li, Yu Shen, Xiaoqin Lin, Miaoqin Wu*, Transdifferentiation effects and related mechanism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T and internallimiting membrane oMedicinen MOller cells,
Experimental Eye ??esearch, 2018, 180: 146-154.
6.Xiaoxia Li, Miaoqin Wu*, Luyi Zhang, Hui Liu, Lan Zhang, Jinjing He, iboflavin and ultraviolet A irradi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rogressive myopia in a guinea pig model, Experimental Eye ??esearch,
2017, 165: 1-6.
7.Luyi Zhang, Xiaoli Yang, Qingqing Zhen, Miaoqin Wu*, ??inocular indirect ophthalmo microscopeassistant gas-perfused pars planvitrectomy A novel technique for vitreous sample acquisition, Medicine, 2016,
95:49(e5503).
8.Hui Liu, Luyi Zhang, Xiaoxia Li, Miaoqin Wu*, 23-gauge vitrectomy with external drainage therapy as a novel procedure to displace massive submacular hemorrhage secondary to 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 Medicine ,2016, 95:32.
9.郦晓霞, 吴苗琴*, 章露易, 刘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高眼压的危险因素。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7,39(12):885-889。
10.邵玉红, 陈肖, 赵海岚, 吴苗琴*。老年人年龄相关性眼病对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14(2):100-105。
                   

 

研究生带教情况

作为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浙江中医药大学蚌埠医学院、青岛医学院以及杭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已成功培养毕业生7名,目前在读博士及硕士生12名。


 

最后更新时间: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