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陈亦棋 |
工作单位: |
附属人民医院 |
|
职 称: |
主任医师 |
职 务: |
副主任 |
|
办公电话: |
0571-85893218 |
邮 箱: |
eyedoctor-chen@outlook.com |
|
学科专业: |
公共卫生 |
|||
研究方向: |
眼科设备器械、药物的研发及应用 |
主任医师,眼科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551人才工程),杭州市江干区“十佳青年”,入选中国眼视光英才培育计划—明日之星项目,北京眼科学会“大师在身边”全国玻切手术培训项目指导老师。曾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医教处副处长、眼底病专科副主任、教学主任。现任浙江省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科室常务副主任。 擅长开展成人及儿童的白内障手术和玻切手术。尤其在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高度近视相关眼病、黄斑水肿、黄斑裂孔、黄斑变性、眼外伤以及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视网膜脱离、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疾病的诊治上有丰富的经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主编和副主编编译著作4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的专利8项。
2001年9月-2006年6月,温州医学院 眼视光系 本科
2007年9月-2010年6月,温州医学院 眼视光专业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导师:沈丽君
2017年8月-2018年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拜尔斯眼科研究所 访问学者,导师:Darius M Moshfeghi
2018年9月-2021年6月,温州医科大学 眼科学专业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导师:瞿佳
2006年8月-2007年8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医师
2010年9月-2022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住院医师、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医教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眼底病专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2022年2月-2023年1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
2023年12月至今,浙江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眼科中心常务副主任
2017年获评杭州市江干区“十佳青年”
2022年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浙江省551人才工程)
以第一发明人获得的授权专利:
1、治疗血栓用手术机器人,ZL201720205988.4
2、眼科手术机器人,ZL201720086143.8
3、新型眼科手术机器人,ZL201720085930.0
4、巩膜定位器,ZL201621231344.4
5、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ZL201621231460.6
6、一种超精细注射针头,ZL201920451184.1
7、眼底检查系统,ZL201821915270.5
8、视网膜手术的穿刺装置,ZL202221469076.5
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黄斑病学组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视觉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智能眼科学组委员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防盲学分会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眼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
1、眼科手术机器人眼科血管介入技术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基金),81700884
2、基于微力传感技术的新型视网膜手术机器人研发和震颤致术源性组织损伤的控制机制研究,浙江省公益技术应用社发领域项目,LGF21H120005
3、妇幼保健机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2016ZHB013
4、机器人系统在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研究,浙江省教育厅项目,Y201431237
5、基于电子病案的人工智能辅助眼部疾病诊疗决策的可行性研究,温州市科技局基础性医疗卫生科技项目,Y2020033
6、构建区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防治体系的研究,浙江省康恩贝医院管理软件科学研究项目,2012ZHA-KEB320
1. The effect comparion of ILM flap and traditional ILM peeling in iMH.Front Med (Lausanne),2023;10:1103593.
2.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dissociated optic nerve fibre layer (DONFL) following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surgery. Eye.2022 Jul 1.
3. Combining robot-assisted surgical system and 3D visualization system for teaching minimally invasive vitreoretinal surgery. Int J Ophthalmol, 2022(15):2:255-260.
4. The Role of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Flap for Highly Myopic 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 Improving the Closure Rate but Leading to Excessive Gliosis. Front. Med., 2021 Dec 23;8:812693.
5. A decrease in macular microvascular perfusion after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 with silicone oi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21 Jun 18;14(6):875-880
6. 新型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培训系统的构建和探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2021:13:76-80.
7.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眼内界膜标本VEGF和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中华眼底病杂志,2021(37):8:617-622.
8. CD103+ Cell Growth Factor Flt3L Enhances the Efficacy of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s in Murine Glioblastoma Model. Oncol Res.2018 Mar 5;26(2):173-182.
9. Feasibility Study on Robot-Assisted Retinal Vascular Bypass Surgery in an Ex Vivo Porcine Model. Acta Ophthalmol. 2017 Sep;95(6):e462-e467.
10. Cooperative robot assistant for vitreoretinal microsurgery: development of the RVRMS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in an animal model. Graefes Arch Clin Exp Ophthalmol. 2017 Jun;255(6):1167-1171.
11. 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 Peeling by 23-Gauge Endoscopy for Macular Hole Retinal Detachment in a Pathological Myopic Eye. Ophthalmic Surg Lasers Imaging Retina. 2017 Feb 1;48(2):179-182.
12. 辅助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7;35(1):38-41.
13.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远程筛查的有效性评估. 中华眼底病杂志,2017, 33(6):633-634.
14. In Vivo Retinal Vein Bypass Surgery in a Porcine Model.Curr Eye Res.2016;41(1):79-87.
15. Feasibility study on retinal vascular bypass surgery in isolated arterially perfused caprine eye model.Eye. 2011 Nov;25(11):14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