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孙培蓓 |
工作单位: |
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
职 称: |
副教授 |
职 务: |
||
办公电话: |
13735831571 |
邮 箱: |
peibeisun@hmc.edu.cn |
|
学科专业: |
药理学,药学,基础医学 |
|||
研究方向: |
男性生殖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
孙培蓓,博士,副教授。2015年博士毕业以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纵向科研项目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科研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1项,参与其他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项目7项;迄今已发表SCI论文20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8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现为中国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浙江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
2006年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生物学基地班,2010年获化学、生物学理学学士双学位。
2010年经研究生推荐免试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2015年获生物学博士学位。
2023年1月-至今,杭州医学院,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2022 年1 月-2022年12月,杭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2019 年9 月-2021年12月,杭州医学院,药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6 年1 月-2019 年9 月,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2015 年7 月-2015 年12 月,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病毒所,助理研究员。
1. 2023年,浙江省第十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特等奖。
2. 2022年,入选“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医坛新秀”培养对象。
3. 2022年,入选“第二批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青年优秀人才。
4. 2023年,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5. 2022年,校新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最佳课件制作奖。
6. 2022年,校优秀教案比赛三等奖。
7. 2024年、2022年、2021年校年度考核优秀,2023年校优秀共产党员。
8. 2022年,一种制备大小均匀的输卵管小体的方法,专利号:ZL 202010875396.X,排名4/5。
9. 2019年,一种制备拥有类似天然状态生理功能的蜈蚣多肽毒素SSD609 的方法,专利号:ZL201610035565.2,排名3/5。
10. 2017年,一种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包膜糖蛋白特异性抗体的多肽-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专利号:ZL201510866219.4,排名2/9。
11. 2017年,一种检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抗体的多肽-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专利号:ZL201510866489.5,排名3/9。
12. 2019年,生殖医学的转化基础研究与医联体新模式下临床的推广及基层应用,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9/12。
Reproductive Toxicology等审稿人
教育部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中国药理学会生殖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浙江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
浙江省转化医学学会理事
浙江省分析测试协会细胞与生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1. 国家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KCNQ1钾离子通道及其KCNE家族辅助亚基调控人精子获能过程的分子机制 ,2019.01-2021.12,主持,纵向,结题
2. 省部级,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PFOS和PFOA通过诱导人精子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进而影响受精的分子机制,2023.01-2025.12,主持,纵向,在研
3. 省部级,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人类精子中Slo家族钾离子通道的功能调节机制研究,2017.01-2019.12,主持,纵向,结题
4. 厅局级,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CK2通过调控下游蛋白激酶进而影响人精子获能的分子机制,2023.01-2025.12,主持,纵向,在研
5. 厅局级,浙江省中医药项目,虫草素调控人精子获能及受精的分子机制研究,2023.01-2025.12,主持,纵向,在研
6. 厅局级,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人精子KCNQ1钾离子通道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2018.01-2020.12,主持,纵向,结题
7. 校级,浙江省院所专项,全氟有机污染物PFOA和PFOS影响人精子获能及受精的分子机制,2021.01-2023.12,主持,纵向,结题
Shan Lijun, Gao Linmei, Chai Yuhao, Li Kun, Yu Jianmin, Liang Fei, Qin Jiangfeng, Ni Ya, Sun Peibei*. Cordycepin improves hyperactivation and acrosome reaction through adenosine receptors during human sperm capacitation in vitro. 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24, 22(1):143.
Shan Lijun, Chai Yuhao, Gao Tian, Li Kun, Yu Jianmin, Liang Fei, Ni Ya*, Sun Peibei*. 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 and perfluorooctanoic acid inhibit progesterone-responsive capacitation through cAMP/PKA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duce DNA damage in human sperm.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23. 100: 104165.
Wang Yayan#,GaoTian#, Shan Lijun, Li Kun, Liang Fei, Yu Jianmin, Ni Ya*, Sun Peibei*. Iberiotoxin and clofilium regulate hyperactivation, acrosome reaction, and ion homeostasis synergistically during human sperm capacitation. Mol Reprod Dev. 2023. 90(3):129-140.
Gao Tian#, Li Kun, Liang Fei, Yu Jianmin, Liu Ajuan, Ni Ya*, Sun Peibei*. KCNQ1 Potassium Channel Expressed in Human Sperm Is Involved in Sperm Motility, Acrosome Reaction, Protein Tyrosine Phosphorylation, and Ion Homeostasis During Capacitation. Front Physiol. 2021,12:761910.
Sun Peibei#, Wang Yayan#, Gao Tian, Li Kun, Zheng Dongwang, Liu Ajuan, Ni Ya*. Hsp90 modulates human sperm capacitation via the Erk1/2 and p38 MAPK signaling pathways. Reprod Biol Endocrinol, 2021, 19(1): 39.
Sun Peibei#, Xu Huiming#, Li Kun#, Li Hongchao, Chen Aijun, Chen Meijun, Dai Haitao, Ni Ya*. Sperm 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 expression level is relevant to fecundity of healthy couples. Andrologia, 2018, 50(2): e12865.
Sun Peibei#, Wu Fangming#, Wen Ming, Yang Xingwang, Wang Chenyang, Li Yiming, He Shufang, Zhang Longhua*, Zhang Yun*, Tian Changlin*, A distinct three-helix centipede toxin SSD609 inhibits I(ks) channels by interacting with the KCNE1 auxiliary subunit. Sci Rep, 2015, 5:13399.
Li Kun#, Sun Peibei#, Wang Yayan, Gao Tian, Zheng Dongwang, Liu Ajuan, Ni Ya*. Hsp90 interacts with Cdc37, is phosphorylated by PKA/PKC, and regulates Src phosphorylation in human sperm capacitation. Andrology. 2021 Jan;9(1):185-195.
目前培养在读研究生3名,2022、2023、2024级各1名。
已毕业2021级1名:获国家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校第二届“未来之星”研究生学术擂台赛三等奖、校第一届研究生科研美图大赛三等奖、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就职杭州文汇学校。
自2018年以来辅助带教研究生2名(其中1名获2021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另1名获2021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2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就职浙大附属邵逸夫医院))。